苗药的研究
20多年来,各地对苗族药物研究从资源到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苗药的研发,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六种民族药(藏、蒙、维、仪、苗、舞)之一,以贵州省为龙头的苗药产业,与藏药并驾齐驱,成为我国两大民族药产业。
(一)苗药资源研究
目前,有2000余种苗药收载于各地苗族医药专着,还有一批苗药进人国家药典。收人《中国民族药志》第一卷(1984年版)中的苗药有40种,第二卷(1990年版)中的苗药30种;收人《苗族药物集》(1988年版)中的苗药165种;收人《湘西苗药汇编》(1989年版)中的苗药500种;收人《贵州民族药物集》(1989年版)中的苗药91种;收人《苗族医药学》(1992年版)中的苗药340种;收入《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1999年版)中的贵州地方标准苗族药材165种;收入《中国苗药彩色图谱》(2001年版)360种。2003年,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收载品种共420种,其中除续收载品种235各外,新收的185个品种大都是常用的苗族药品种;新出版的《中华本草苗药卷》和《中华本草苗药卷彩色图谱》中收人的苗族药391种,并附400余幅彩图。2006年,出版的《湖北苗药》收载苗药397种;2005年,出版的《风湿病苗药本草菩萃》收载苗药193种;2005年,出版的《苗族医药学》收载苗药330种;2006年,出版的《苗族药物学》收载苗药4351种;2007年,出版的《苗家实用药方》收载常用苗药367种(附别名录中);2007年,出版的《苗医正骨》收载具有治疗伤科疾病的苗药210种。在几部待出版的苗医药专着中也收载了地方苗药。
(二)苗药的研究与开发
我国苗族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各地对来源清楚、疗效确切,具有开发科研价值的苗药进行研究与开发。苗药的开发以贵州省为龙头,从1993年开始,省卫生厅根据卫生部《关于制定民族药部颁标准的通知》的精神,对使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的苗药及其秘验方制剂,从处方来源及依据,组方药物与基源,名称及命名原则,制剂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验证研究、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等方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在大量民族民间秘验方中筛选,评价出近200个以苗药为主的民族药成方制剂,经批准作为贵州地方标准予以生产并走向市场。同时,将其汇编成《贵州省药品标准》(1994年版),为贵州省民族药品的生产、供应、使用及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在2003年地标升国标的过程中154个苗药品种成功上升为部颁标准,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药品,苗族药在全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贵州苗药产业化,有苗药制药企业70多家,生产苗药产品154种,药占贵州省医药工业总产值40%。生产的苗族药物成方剂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喷雾剂、滴丸剂、酊剂、糖浆剂等27种剂型。苗药成方剂中代表性的品种有咳速停糖浆、黑骨藤胶囊、仙灵骨葆胶囊、益肝苗袋泡剂、鑫肝乐胶囊、抗妇炎胶囊、乙肝散、九节茶胶囊、心胃丹胶囊、宁泌泰胶囊、热淋清胶囊等品种。在这些民族制药企业中,有五家制药企业被国家民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为全国民族用品的民族药定点生产企业。贵州省民族医药的生产企业是全国200家的1/3。全国民族医药制药企业年销售收入为50亿元,贵州省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其中贵州省神奇药业与益陌药业跃人全国中成药工业企业50强。目前这些企业大都通过了GMP认证,实现了药品生产的规范化,为新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以贵州省为代表的我国苗族药物产业开发,成为我国两大民族医药产业化之一,即以青海、西藏为主的藏药产业开发和以贵州为主的苗药产业开发,形成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化中的北藏(药)南苗(药)的格局。通过苗族医药产业和现代化有力的促进了苗族医药的大发展。
上一篇:苗医研究及临床专科专病建设 下一篇:苗医药学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