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又称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慢性浆液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胶耳。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由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迁延而成,或由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转化而来的中耳粘膜非化脓性慢性炎症。儿童多见,是儿童致聋的常见原因之一。
病因
急性炎症未得到及时妥善治疗,或鼻及鼻咽部病灶的存在,使炎症反复急性发作,均可导致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常因鼓室内积液机化而致鼓膜与鼓室内侧壁粘连,或听骨链关节僵直,此则称为中耳粘连症。
症状表现
1.耳聋常因反复急性发作,听力时好时坏,渐进加重。初可为传导性,继可为混合性,早期亦可有“自声增强”现象。
2.耳鸣耳鸣常使病人甚感苦恼,初可为低音调,晚期可为高音调(如蝉鸣),但无一定规律。
检查时可见鼓膜混浊、肥厚、变薄或有钙质沉着斑块。锤骨柄向后上移位呈“假短”现象,短突显著突出,光锥变形、散乱或消失。用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度情况,可见鼓膜活动不良或不能。
鉴别诊断
1.耳胀:耳胀病之中耳积液,病程可超过3个月甚至1年,多次穿刺为淡黄色 清液,或切开鼓膜后仍渗液不止,鼓膜可见充血,耳膜多呈橘黄色,咽鼓管吹张后可见 鼓室有气泡。
2.久聋:病程超过3个月,听力减退呈感音神经性聋;或虽然呈混合性聋,但鼓膜及咽鼓管功能正常。
治疗方法
1.早期清除鼻、咽部病灶,可收到一定效果。
2.行鼓膜按摩术或反复行咽鼓管吹张术,有助于改善听力。
3.对早期病例,可行皮质类固醇及酶制剂治疗,常可收到改善听力之效。其法为:强的松5mg,口服,每日3次,γ-糜蛋白酶针剂5mg,肌肉注射,—日1次、7d为一疗程。
4.手术治疗。切开鼓膜,置留通气管,或行中耳成形手术,均可改善听力。
5.听力损失严重者,可佩带助听器。
本页关键字: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免费索取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