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 伤寒副伤寒 --> 伤寒副伤寒的病原

伤寒副伤寒的病原

伤寒、副伤寒甲、乙、丙均为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长约1~3mm,宽约0.4~0.9mm,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pH为6.8~7.8;不分解乳糖、蔗糖、侧金盏花醇和水杨苷。

伤寒、副伤寒甲、乙、丙均为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长约1~3mm,宽约0.4~0.9mm,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pH为6.8~7.8;不分解乳糖、蔗糖、侧金盏花醇和水杨苷。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伤寒杆菌不产气),形成H2S,不产靛基质,不溶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产生乙酰甲基醇,能利用枸橼酸盐,还原硝酸盐,无苯丙氨酸酰氢酶,在氰化钾培养基上不生长。其抵抗力:在水中活2~3周,粪便生存1~2月,在水中冻土地可生存半年,加热60℃15分钟即死亡,5%石灰酸5分钟可杀死。其抗原构造:有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Vi)三种。分型根据抗原构造,参考生化反应,如根据O抗原分型,伤寒杆菌为D群,含O抗原9,12,和Vi;甲型副伤寒为A群,含O抗原1,2,12,乙型副伤寒为B群,含O抗原6,7,和Vi。沙门氏菌属可发生自发性突变,其中有S-R变异其结果为O抗原消失,H-O变异失去H抗原,V-W变异Vi抗原消失,这三种变异较稳定,其他还有相位变异是可逆的。其致病性:不产生外毒素,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内毒素,其他还决定细菌的侵袭力,如Vi抗原。

本页关键字: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的病原 免费索取伤寒副伤寒资料

上一篇:伤寒副伤寒并发症的护理        下一篇:伤寒副伤寒的临床症状

>> 返回伤寒副伤寒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